高效阳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大腹皮中槟榔碱的含量
发布时间:2020-04-14
分享到:
浏览量:
高珊珊
(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药房,广州510150)
摘要:目的建立大腹皮中槟榔碱的含量测定方法。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槟榔碱,采用partisil 10 SCX色谱柱(4.6 mm×250mm),柱温25℃;流动相为乙腈.磷酸(5→1000,三乙胺调pH3.8) (60:40),流速为1.0 mL·min-1,检测波长215 mm。结果 槟榔碱在20 min内分离良好,精密度实验RSD=0.69%(n=5),重复性实验RSD=0.20%(n=6),稳定性实验RSD=0.24%(n=6),加样回收率96.00%,RSD=1.8%(n=6)。结论 该法快捷、简便、专属性强、灵敏度高,可应用于控制大腹皮药材及其他成方制剂中槟榔碱的含量。
关键词 大腹皮;槟榔碱;色谱法,高效液相;色谱,阳离子交换
中图分类号R281.1;R927.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-0781(2015)08 增-0085-02
大腹皮为棕榈科植物槟榔(Area catechu L.)的干燥果皮,略呈椭圆形或长卵形飘状,体轻、质硬,气微、味微涩。有下气宽中、行水消肿的功效。本品以色黄白、质柔韧、无杂质者为佳。槟榔的有效成分是生物碱,含量为0.3%-0.6%,其中以槟榔碱(Arecoline)为主,其含量为0.1%-0.5%,其余为槟榔次碱、去甲基槟榔碱、去甲基槟榔次碱、槟榔副碱和高槟榔碱等,它们均与鞣酸结合而存在。由于槟榔碱性质不稳定,有一定毒性,过量易引起流涎、呕吐、利尿、昏睡及惊厥,甚至胸闷,出汗,头昏致休克,不可吞食,槟榔果实有致癌作用,大腹皮有毒性,目前没有相关论述大腹皮中槟榔碱含量的测定方法,故本研究选用阳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柱测定10批大腹皮饮片中的槟榔碱的含量,结果报道如下。
原文详见下方附件: